深圳,“現代化”的代名詞,四十余載的發展,向世界展示了深圳的特色名片,醫院建設在深圳水土的滋養下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筑醫臺融媒體【粵港澳大灣區醫院建設】欄目記者采訪了位于深圳市坪山區金牛西路1號——深圳市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王誠。
作為我國境內唯一一家中外合作運營的公立性綜合醫院,這一特殊屬性讓醫院的運營管理也充滿獨特色彩。我們如約到達王誠書記辦公室,聽他講關于深圳市薩米國際醫療中心的故事。
深圳市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醫院)
深圳市薩米國際醫療中心(以下簡稱“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是中國深圳與德國漢諾威結為友好城市的重點合作項目之一,2016年5月,在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原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和德國漢諾威國際醫學創新公司在深圳簽署協議,雙方同意合作運營醫院。醫院以德方主體運營者“馬吉德·薩米教授”的名字命名,同時又有公立醫院的屬性——深圳市第四人民醫院,2017年12月18號試營業,2020年的11月11號正式運營。
據王誠介紹,薩米國際醫療中心由市政府全額投資,中外合作運營。醫院的發展要面對中德雙方文化和語言差異的難題,他樂觀的說:“我們在努力的把困難轉變為優勢,架起中外友好合作橋梁,探索最優模式,做中外合作辦醫的先行示范者。”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是中國唯一一家由外籍人士擔任院長的公立醫院,王誠則擔任醫院的黨委書記、法定代表人、副院長,這樣的組織架構也是這所醫院的特色之處。
薩米國際醫療中心德方主體合作者薩米教授,現任德國漢諾威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終身榮譽主席。作為主體運營者,薩米教授的專業在薩米國際醫療中心的發展定位上也得到了側重。有別于其他的公立綜合醫院,薩米國際醫療中心神經??普剂酸t院的半壁江山。王誠表示,保證一個??谱龅椒浅?,兼顧其他科室,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安全。這也完全符合醫院“一切為了患者”的宗旨。
那么作為國際化發展的醫院,主要引進了國外哪些先進的管理理念或技術?據王誠介紹,首先是人力資源方面,醫院效仿國外實行“以崗定薪,按需設崗,按崗招人”的方式。起初人才的招攬并不順利,他調侃的說:“當時醫院還在建設期間,沒有門牌號,沒有公章,也沒有銀行賬號,招聘時人家甚至以為我們是傳銷。”目前醫院已發展成為千人規模,正以讓人驚喜的速度成長壯大。其次,對于德國“嚴謹、傳承、擔當”的工匠精神,在合作辦醫的過程中醫院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王 誠
深圳市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法定代表人、副院長
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是直屬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公立醫院。醫院按照三級綜合醫院標準建設,2012年落戶于深圳市坪山區金牛西路,前身是深圳市聚龍醫院,占地6.8萬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積13.7萬平方米,計劃開放病床600張。
談及初期建設時,王誠感慨的說:“空曠的工地,滿是泥土,四周僅有簡單圍擋,我作為籌備組組長開車來看時,剛掀起一角圍擋就聽到四周一片流浪狗的叫聲。”他指出,由于深圳東部發展相對緩慢,在醫院建設之初甲方難以全流程參與,從細處來說還是存在一些瑕疵,但醫院的建筑設計整體非常漂亮,并且獲得了2021年中國醫院建設獎評選“第四屆中國最美醫院”獎項。
醫院的空中花園
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毗鄰馬巒山,坪山河環繞在側,周邊自然風光優美,上有鳥語花香的空中花園,下有碧波蕩漾的靈動魚池,伴隨四季變化,各種時令花草呈現出不同風物景觀。醫院周邊沒有現代化工業企業的污染,空氣質量優良,包含負氧離子,能夠極大的調節患者的身心健康。
醫院造型獨特現代,銀灰色外立面高雅大氣。院內有良好的采光和自然通風條件,精心搭配的空間色調、建筑材料及軟裝。醫院配置有咖啡屋、自助咖啡機、24小時便利店,醫院飄的咖啡香味能夠有效舒緩患者心情。院內標識采用雙語設計,清晰準確,吊牌、立牌、地面引導類型齊全。并且醫院設計有三個空中花園,WiFi、飲品、輕音樂、綠植應有盡有,做輪椅的病人也可便捷進入。這樣的設計讓醫院空間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大大提高。
醫院院區設計花箱作為分隔,重點規劃為人車分流,確保行人在院內的交通安全,合理的車道規劃也可以讓車輛快速進入地下停車場,地下兩層的停車場車位充足,空間利用合理,可以充分滿足患者及工作人員停車需求。
醫院隨處可見咖啡機
在醫療專項方面,薩米國際醫療中心建設了1500平方米的復合手術室,內含術中DSA、術中3.0T核磁共振、手術導航、腦室鏡、高端顯微鏡、手術機器人等高端儀器設備。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可以進行核磁共振復查,有利于提高手術質量和效率,為救治患者贏取更多寶貴時間,貫徹了患者至上的理念。
復合手術室
在廁所改革方面,除了通常男女洗手間的數量、通風、采光、照明、隱私、安全防滑考量外,并且醫院還創新的設置有第三洗手間。在數量上,女士洗手間要多于男士。
何為第三洗手間?王誠解釋道,第三衛生間是在廁所中專門設置的為行為障礙者或協助行動不能自理的親人(尤其是異性)使用的衛生間,是為解決一部分特殊對象(不同性別的家庭成員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動無法自理)上廁不便的問題。在醫院經常會遇到女兒協助老父親,兒子協助老母親,母親協助小男孩,父親協助小女孩等情況,第三洗手間系統可以方便類似上述群體、殘疾人等群體解決如廁問題。
據王誠介紹,醫院項目地下部分為兩層貫通式地下室,地上部分由門診樓、醫技樓、住院樓、行政輔助樓、污水處理站、液氧站等組成,醫院建筑整體呈“OK”型,有對政府OK,對患者OK,對員工OK的美好寓意。
從薩米國際醫療中心入口整體布局的沙盤中可以了解到,醫院充分考慮到時代發展、持續發展、科技水平提升等相關問題,為未來醫療空間的的發展預留了充足的改擴建場地。
王誠介紹,醫院的二期建設規劃400床,彌補一期建設的缺失之處,最大的關注點依然是患者和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其次是對醫院功能的完善和地標建筑的規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
開展VIP服務業務,滿足不同類型患者的就診需求。
第二
增加開放床位,進一步提高神經??茖嵙?。
第三
擴增學術報告廳面積,發展醫院科研教學實力。
第四
對標國際,規劃大腦造型博物館,突出醫院神經??铺厣?,打造坪山地標。
第五
關注智慧停車建設,打造“魔方式”車庫,讓停車更優化智能。
第六
發展5G+醫療服務,開展虛擬現實診療業務。
第七
推進醫院智慧物流發展。
第八
規劃醫院停機坪,打通空中急救通道,同時發展商務、觀光業務。
目前世界上有三所INI(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分別位于德國漢諾威、伊朗德黑蘭和中國北京。其建筑物外形均按照薩米教授的創意設計為人類大腦的形狀,堪稱匠心獨具、別出心裁。同時,第四座人腦形狀的建筑物將坐落在薩米國際醫療中心二期。打造這樣具有國際特色的建筑,一方面突出了醫院神經??茝妱莸奶攸c,另一方面也打造了深圳東部的地標。
并且王誠重點介紹了二期開展的VIP醫療服務建設。他表示,這是醫院可持續發展,逐步擺脫政府財政投資依賴的必由之路。“我認為開展VIP服務并沒有背離公立醫院的特性,也可以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患者就診需求,也是我們對中外合作辦醫的模式探索。”他說。
據王誠介紹,真正的VIP服務至少滿足三個特征:一,近乎無差錯的醫療服務;二,酒店式服務,硬件設施齊全,環境優越,高級軟裝服務;三,麻醉介入下的舒適醫療,如無痛分娩、無痛拔牙等。
他以婦女生育為例講述了VIP服務的優勢。在待產過程中的婦女會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生理需求,單間服務可以為其提供更便利的條件,無論是親人看護還是就診都能得到極大程度的優質服務,且周期不長。整體來看,花銷也是一個家庭可以負擔的。
按照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統一部署,薩米國際醫療中心于2020年2月22日成為深圳市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的隔離觀察唯一定點醫療機構。深圳市所有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均在薩米國際醫療中心進行了為期 14 天的單人單間醫學隔離觀察,各項檢測指標合格后才能正式解除醫學隔離。
醫院清空了住院患者,提供了9個病區188間帶獨立洗手間的單人病房,采用病區式管理,每天都有由醫生、護士和心理咨詢師組成的醫護團隊進行查房,高度關注所有隔離對象的基礎疾病和心理及精神狀態,及時處理突發狀況。另外,醫院提供了中英雙語《解除隔離通知書》,方便其對國內外患者通行使用。
王誠介紹說,因為在收治的患者中有不少外籍患者需要用英語溝通,他會密切關注他們的飲食需求,對于患者的飲食習慣,例如素食主義者能不能吃雞蛋,能不能喝牛奶等問題他都會非常“較真”,這些“量身定制 ”的行為也收獲了外籍患者的贊揚。少年群體也是醫院特別關注的對象,醫院護士會組織扮演“愛心媽媽”和“愛心爸爸”的角色,著日常衣服陪著孩子玩耍、睡覺。
除此之外,醫院還請專業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其他病癥、身體素質。還需要保障醫院的用電安全、消防安全,大規模的核酸檢測等,即使工作量巨大,王誠說,“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是深圳抗擊疫情的‘生力軍’,在我院進行的新冠肺炎隔離觀察工作最終實現零感染,這確實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工作人員驕傲的事。”作為一名醫院管理者,對于這場新冠肺炎的戰斗,王誠帶領薩米國際醫療中心的全體醫護人員無疑為百姓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2021年5月25日,廣東省突發疫情,面對深圳市新一輪的嚴峻趨勢,雖然醫院正在承受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的巨大壓力,但在醫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王誠的帶領下,仍然在最短時間內,組成了由醫療總監陳敏任總指揮、王新園主任醫師擔任隊長、30余位醫生、護士及保障人員組成的核酸采集沖鋒隊。
核酸采集與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有序進
醫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此次抗疫,伊森·庫德巴林院長雖然因為疫情受困于萬里之遙,但仍然心系醫院員工,叮囑他們要確保工作安全,感謝他們對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的貢獻。同時,伊森·庫德巴林院長還與王誠書記保持著密切的網絡聯系,經常對醫院抗擊疫情作出工作指示并提出合理化建議。醫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王誠親自指揮,動員全院力量作為核酸采樣沖鋒隊的堅強后盾。
五月下旬的深圳,室外氣溫早已飆升至30攝氏度以上,連續多日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信號。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核酸采集沖鋒隊的組建比較匆忙,但只要是接到工作任務的人員,都能積極響應,完全服從醫院安排。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經歷過2020年疫情阻擊戰的洗禮,此刻的隊員更像是身經百戰的勇士,也終將完成戰無不勝的使命!
目前,深圳市薩米國際醫療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醫院)在積極配合核酸采集工作的同時,院內的正常診療活動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也在同步進行。醫院克服了人手緊張、接種人數激增等困難,不斷增強疫情應對能力和診療承載能力,全院員工盡職盡責堅守崗位,真正筑牢市民健康防線。